为形成勤奋好学、求真务实的良好学风,实现“热爱学校、尊敬师长、关爱同学、潜心读书”的优良风气,进一步加强学生学生读书工程建设,6月6日下午,人文与社会学院在文渊楼A201举办“学海津关首‘四书’”学风讲座,本次讲座由査昌国教授主讲,人文学院2010级、2011级100多名同学参加并认真聆听了此次讲座。
査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道:“‘四书’为中国书山学海第一关津,由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组成。中国人以儒学立国,教化做人的主要职责由学校承担,中国人常讲读书做人,把读书与做人联系在一起的道理就在这里。”他风趣幽默而又不失深度的讲解,向同学们说明“四书”的价值与重要性的同时,更让大家意识到读好书与做好人的道理。随后,他又又将抗战与当代中国的高速发展联系在一起。他说道:“我们虽然打赢了抗战,却不知道靠什么打赢的,今天我们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手中也握着一手好牌,但却因看不懂牌而有可能打输,两者皆因未经‘四书’启蒙。历史与现实皆证明了‘四书’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。”在整个讲座过程中,查教授清晰的思路、流畅的表达、深刻的见解让大家折服和敬佩。为了加强与同学们的交流,査教授还不忘与同学们进行亲切互动,大家互相交流了对“四书”的感受与体会,现场气氛轻松活跃。在大家意犹未尽的期盼中,査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。他指出了“四书”中这些原生观念,仍然是当代中国人为人处世所必须面对的问题,学好“四书”,其他中国文化自学而通,不读四书,无以成大器;他也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,希望大家读好“四书”,提升自身修养,为中华民族崛起贡献一份力量。
此次学风讲座的成功举办,不仅使同学们对“四书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,增强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,也为我院全面推进学风建设,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,为优良学风的形成和保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。
(人文与社会学院 鲁帆)